1950年张治中在南海密会蒋经国,凌晨2点接到叶剑英急电:快撤

不过在打解放战那会儿,张治中可没跟共产党起过啥争执。相反,那时候他还老跟蒋介石较劲,死活不同意打内战,把蒋介石给气得不行。

而且,在1950年的时候,张治中接到了周总理的秘密任务,他悄悄去了南海,和国民党的大官蒋经国等人见了面。这一趟可真是凶险,差点儿就把他的命给搭进去了。

张治中为啥要偷偷见国民党的大官呢?在他出任务那会儿,他到底碰到了啥样的险情?

【国共合作】

张治中在1890年出生,他在安徽省巢县度过了童年。小时候他上过学,前后加起来读了大约有十年的书,也因此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。

张治中年轻的时候,先在米店当过帮手,后来又干起了警察的活儿。到了1912年,他进了保定军官学校深造,过了两年,又转学到了武昌陆军军官学校。

毕业后,张治中就直接去军队工作了。到了1924年,他碰到了蒋介石,并且在工作中,赢得了蒋介石的赏识。

从那以后,他慢慢变成了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心腹。还是在那一年,他和共产党的周总理,走得比较近了。

张治中非常能干,从小到大,他一直都在认真学习。经过军事学校的严格培训,他成为了一名像样的将领。而且,张治中的表现也十分亮眼。

没跟蒋介石多久,他就当上了东征军总指挥的上校参谋。很快,他又被调去做了第二师的参谋长,而那时第二师的师长,正好是蒋介石自己兼任的。

看来,蒋介石从很早就非常看重张治中了。从1926年起,张治中就一直跟着蒋介石,先是一起打了北伐战争,后来又跟冯玉祥、阎锡山这些军阀干了几仗。

1929年的时候,张治中做了中央军校的教育长,为军队培养了好多人才。不过,这种教书育人的日子没过多久。

日本鬼子攻打上海那会儿,张治中当上了第五军的军长,他带着队伍参加了1932年的“一·二八”淞沪抗战。在那场跟日本鬼子斗的战斗中,他们收获了不少胜利。

同样是在这个时候,张治中开始对蒋介石的一些做法感到不太满意。因为日本鬼子对中国的侵略越来越猖狂,导致很多同胞都过着非常痛苦的生活,他们被日本人残忍地伤害、欺压,甚至被随便杀害。

而蒋介石坚决采取了“不反抗策略”,一心要跟共产党过不去。他这样做,不仅惹恼了许多国民党内部的官员,就连老百姓们也纷纷站出来,指责和抗议蒋介石。

1936年那会儿,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,张学良搞了个大动作,就是西安事变。这下子,蒋介石可被动了,周围的人都催着他赶紧打仗。

那时候,张治中不停地劝蒋介石,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那些问题。

抗战一打响,张治中就成了共产党的铁杆盟友。他老是替国民政府去和共产党商量事儿,在大家联手打日本鬼子那会儿,张治中立下了不少功劳。

张治中当上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那会儿,参与了上海的“八·一三”抗战。与此同时,他还当上了湖南省的主席。

从1937年底到1939年初,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,张治中和共产党的湖南省委进行了紧密的合作。

有了双方的共同努力,抗日救亡活动很快就蓬勃开展起来。这次活动,为直接对抗日本鬼子,打下了坚实的群众根基。

同时,大家的想法统一了,组织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,国共两党继续深化了他们的合作关系。

这段时间,大家都说是湖南省国共合作的“好时候”。不过呢,在1938年那会儿,出了件大事,就是轰动一时的“11.13长沙大火”。

张治中原本打算实施“焦土”政策,就是想放火烧掉敌人的军事设施,烧掉他们的物资,让敌人的交通和通讯都乱套。

这场熊熊大火,成了张治中心里一辈子的污点。背后的缘由错综复杂,但要论起谁是主要责任人,那还得算到蒋介石的头上。

这场大火的影响可真大,就连周总理在长沙时都险些遭遇不测,因为大火燃起得太突然,没有丝毫预兆。

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们,望着这座拥有千年辉煌历史的古都化为火海,心里头那个气呀,气得眼眶都红了。

长沙连续烧了整整五天五夜,是抗战时损失特别大的城市之一。这场大火,只是因为国民党当局的战略出错,导致上万百姓被烧死,财物损失多得数不清。

历史资料上说,蒋介石事后急忙跑到长沙,等他爬上了天心阁,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,气得脸色通红,连头上的血管都鼓了起来。

张治中是湖南省的头号领导,犯了错也得担责,他被撤了职但还留着官位,1940年的时候被调到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政治部去当部长了。

长沙遭遇了一场大火,张治中离去后,湖南省国共合作的“美好时光”也慢慢走到了尽头。

【反对蒋介石】

从那以后,在国民政府工作期间,张治中变得特别小心谨慎,不再主动掺和到出谋划策里。并且,他给自己定了个死规矩,那就是“保守秘密,不多嘴也不轻易表态”。

张治中干活拼命,对自己要求严格,这让蒋介石越来越看重他。可没多久,张治中就头一回跟蒋介石唱起了反调。

抗战那会儿,蒋介石偷偷搞了个“皖南事变”。他把共产党的队伍说成是反贼。这样一来,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联手,眼看又要玩不下去了。

张治中在1941年3月2日,知道了这件事后,立刻给蒋介石写了一封很长的信,差不多有一万字。他在信里说,咱们应该继续团结一致,因为日本侵略者才是咱们的头号大敌。

他盼着国民党能退一步,快点把事儿给解决了,要不然国共两边合作起来会有很多意见不合。

蒋介石没采纳张治中的意见,这次事情,真的就成了国共关系闹僵的起点。张治中对蒋介石的做法,心里头感到非常失望。

抗日战争快结束时,中国的形势又一次变得不稳定起来。

不过在1945年5月的时候,张治中给周总理帮了个大忙。那时候,有100多位共产党的干部被国民党关在了新疆。

接到周总理的任务,张治中亲自跑到新疆,顺利地把那些共产党人救了出来。

日本鬼子被打败后,蒋介石的野心又冒了出来。他琢磨着怎么挑起中国内战,想跟共产党抢老大的位置。

1945年11月,张治中又动笔写了一封长长的信,差不多有一万字,亲自交给了蒋介石。他在信里明确表示反对打内战,盼着国民党能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处理事情。

张治中在他的长信里说到:

咱们国家的人民已经受过战争的苦,日子过得太艰难了。要是战争还不停,那只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更多灾祸。

遗憾的是,蒋介石没把张治中的劝告当回事,解放战争最终还是打响了。不过在那几年的战争岁月里,张治中并没有参与其中。

他一直在努力,想用和平的方式,把国内的问题处理好。

战斗刚打响,国民党就占了上风,可后来却一步步走向了失败。在那段战争岁月里,张治中还努力想收拾一下国内的混乱局面。

1948年5月5号,张治中又跟蒋介石提议。他直说,国民党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,要赶紧想办法,得换个打法才行。

张治中倡导了“亲近苏联的政策,与共产党和睦共处的政策,关注农民福祉的政策,以及改革土地分配制度”等一系列理念。不可否认,这些观点与共产党的政策有着诸多相似之处。

蒋介石对张治中的建议十分上心,没过多久,他就给张治中回了话,想让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一下。但之后,这事儿就没再提起过了。

可能国民党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。在1949年的时候,张治中还写过一篇很长的改革意见呢。

同时,他也觉得,蒋介石要是还留在国内,那就是和平解决事情的最大绊脚石。

因为张治中老是提建议,跟蒋介石的想法不一样,国民党里很多人都觉得张治中“变了卦”。到了1949年5月,他被撤掉了西北军政长官的职位。

同年6月26号,张治中发表了一个公告。公告里头,他讲了自己对于“和平建国的一些政治想法,还有国家和个人在政治上的新开始”。并且,他决定不再跟着国民政府了。

张治中的离开,让国民党上面的大领导们感到非常震惊。毕竟,他是里面的重要人物,还是国民党高级将领“八大金刚”里,唯一一个心里向着共产党的人。

这一年,张治中在新疆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,最终也让新疆迎来了和平安稳的日子。

那时,毛主席找到了张治中,告知他军方已作出决断,计划进军新疆。他恳请张治中出手相助,借助其影响力,劝说新疆的军政首脑引领部队投效起义。

有了张治中的协助,新疆建起了共产党的政权,让新疆百姓躲过了一场战争灾难。

但是,张治中的行为让蒋介石很生气,所以在1949年10月,国民党经过商量,决定把他从党里除名了。

这一年,张治中虽然被国民党记恨上了,但他却赢得了共产党的友情。特别是周总理,跟张治中的关系特别好。

讲起周总理和张治中的友谊,已经有好几十年了。早在共产党刚开始那会儿,他们俩就已经认识了。

现在在张治中的协助下,共产党和平解放的事业取得了极其重要且难以忘记的成就。

【逃脱劫难】

其实,1949年4月1日那天,张治中心里是打算回到国民党那边去的。

然而,周总理的挽留使得张治中得以留下。鉴于张治中与共产党的深厚关系,周总理深感忧虑,担心国民党特务可能会对他暗下毒手,因此决定采取措施确保他的安全。

西安事变发生后,张学良很快就被蒋介石给关了起来。张学良离开那天,周总理拼命追赶,可飞机还是在他赶到前起飞了,这事成了周总理心里的一大憾事。

现在,周总理找到了张治中,紧紧握着他的手,真心实意地说:

西安事变那会儿,我已经亏欠了一位姓张的老兄,现在,我可不能再对不起你了。

张治中被周总理的真心给打动了,但他心里又很纠结。不过呢,他作为南京政府的头号代表,得回去交差呀。

周总理的善意是发自内心的,他心里想的啥,张治中也能琢磨出个大概。最终,张治中还是选择留在了北平。

因此,周总理很快就安排了行动,把张治中的家人全都安全接走了。

在张治中的家人转移过程中,周总理亲自操办每一件事,都问得特别仔细。

有了周总理的帮忙,张治中终于摆脱了困境,他在北平开始了新生活。逃离成功的那个晚上,周总理在一家饭店为张治中和他家人摆了庆功宴。

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张治中深深体会到了平静和快乐。他感慨道:“三十多年来,我从来没有像这样好好休息过。”

虽然现在日子过得挺舒服,但张治中心里还是压着块大石头。他虽然不跟国民党混了,可也不想成为共产党的一员。

张治中心里就一个念头,盼着国家能快点过上太平日子。共产党对张治中挺关照的,尤其是周总理,特别用心。

到了北平没多久,张治中就手头有点紧了。他让自家孩子去傅作义家,想借点钱应急。原本张治中只想借250元,没想到傅作义大方地给了五百元。

后来,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。没过多久,他就让人给张治中送去了一封信。信里,周总理道了歉,说他没想到张治中的经济状况会这么困难。

所以,周总理另外给了张治中六千块钱,让他们用来支付日常开销和生活所需。

尽管张治中已经不再是国民党的一员,但他还是和国民党里的很多领导保持着紧密的交往。

从1949年起,张治中就担当起了两岸交流的搭桥者。由于他和蒋介石关系不一般,在国民党高层里,他的话很有分量。

由于张治中和共产党、国民党两边关系都挺铁,1950年初,周总理还特地派他去广州秘密探查了一番。周总理交代说:

张治中带着屈武、李俊龙等人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。他们通过在香港认识的老朋友,去劝说逃到台湾的国民党人士,希望能帮忙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。

这次行动,外面都说是张治中去广州要把女儿接回家。他的孩子们后来回忆道:“那时候我们根本不在广州,老爸去广州,想必是有别的重要任务。听说是要跟国民党的官员们谈事情。”

张治中的儿子张一纯回想起来说:“周伯伯让我爸爸和蒋经国、陈诚在广东一个小岛上碰了面,那时候我也在旁边呢。”

看来那时候,张治中想见的就是蒋经国他们。于是,他们悄悄地去了一个没人知道名字的小岛。在两层的楼房里住着,等着国民党的大官来。

那天一切都挺平静的,但到了大概凌晨两点的时候,张治中接到了叶剑英元帅的秘密消息。叶剑英元帅在消息里说:

你们得赶紧离开那个岛,国民党的密探已经发现你们的行踪了,现在处境非常危险。快走!

张治中一听到消息,立马就急了,赶紧离开了这座岛。

第二天早上,他们住的那栋两层小楼就被飞机给炸毁了。

好在通知得及时,才没让人受伤。到了1959年十周年庆典那会儿,张治中站出来说了话,他盼着陈诚和蒋经国能来大陆瞅瞅,亲身体验下大陆的变化。

听张治中这么一说,周总理的秘密指令看来不是没根据的。反正,新中国和平建立后,张治中就一直在努力想让台湾也和平解放。

1960年的时候,中国台湾举办了大选。毛主席说,这个位置可以给蒋介石,但绝对不能给美国人。接着,张治中又当起了中间人,把毛主席的意思告诉了国民党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张治中为让中国台湾通过“一国两制”和平回到祖国怀抱,付出了很多努力。1969年,张治中临终前,心里还一直惦记着中国台湾的事情,时常念叨着。

我没法再为收回这块土地使劲儿了,自从解放后的这十几年,我心里一直惦记着祖国这片神圣的地方。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带领下,我做了不少事情。

事情虽然没办成,但咱心里没愧。它迟早得回到祖国怀抱,任何反动势力都挡不住。”

直到现在,张治中的那些话还是能给人们提个醒。中国台湾的解放,迟早会实现的。

关于这事儿,你有什么想法吗?快来评论区说说你的观点吧!

#深度好文奖励计划#